Java中的对象
对象: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,有状态和行为。软件对象的状态就是属性,行为通过方法体现。
Java中的类
类:类是一个模板,它描述一类对象的行为和状态。
类中的变量
一个类可以包含以下类型变量:
- 局部变量:在方法、构造方法或者语句块中定义的变量被称为局部变量。变量声明和初始化都是在方法中,方法结束后,变量就会自动销毁。
- 成员变量:成员变量是定义在类中,方法体之外的变量。这种变量在创建对象的时候实例化。成员变量可以被类中方法、构造方法和特定类的语句块访问。
- 类变量:类变量也声明在类中,方法体之外,但必须声明为static类型。
类中的构造函数
每个类都有构造方法。如果没有显式地为类定义构造方法,Java编译器将会为该类提供一个默认构造方法。
在创建一个对象的时候,至少要调用一个构造方法。构造方法的名称必须与类同名,一个类可以有多个构造方法。
创建对象
对象是根据类创建的。在Java中,使用关键字new来创建一个新的对象。创建对象需要以下三步:
- 声明:声明一个对象,包括对象名称和对象类型。
- 实例化:使用关键字new来创建一个对象。
- 初始化:使用new创建对象时,会调用构造方法初始化对象。
源文件声明规则
- 一个源文件中只能有一个public类。
- 一个源文件可以有多个非public类。
- 源文件的名称应该和public类的类名保持一致。
- 如果一个类定义在某个包中,那么package语句应该在源文件的首行。
- 如果源文件包含import语句,那么应该放在package语句和类定义之间。如果没有package语句,那么import语句应该在源文件中最前面。
- import语句和package语句对源文件中定义的所有类都有效。在同一源文件中,不能给不同的类不同的包声明。
Java包
包主要用来对类和接口进行分类。当开发Java程序时,可能编写成百上千的类,因此很有必要对类和接口进行分类。
Import语句
在Java中,如果给出一个完整的限定名,包括包名、类名,那么Java编译器就可以很容易地定位到源代码或者类。Import语句就是用来提供一个合理的路径,使得编译器可以找到某个类。
程序都是从main方法开始执行。为了能运行这个程序,必须包含main方法并且创建一个实例对象。
实例
|
编译执行,如图:
参考连接:
写这篇Java笔记的原因主要是记一些我学习Java过程中的笔记,我想要写一个更适合我后期回顾的Java笔记。其中引用了不少菜鸟教程里的内容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,谢谢~